當AI走進課堂,思政教師要做什么
北京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裴曉軍通過“5G+全息4K直播”技術講授《時代的呼喚——五四運動與道路選擇》專題思政課。受訪者供圖
北京理工大學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主任吳倩在該校虛擬仿真體驗教學中心講授《中國精神》專題課。受訪者供圖
北京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裴曉軍通過“5G+全息4K直播”技術講授《時代的呼喚——五四運動與道路選擇》專題思政課。受訪者供圖
“我可以用AI寫思政課作業嗎?”“為什么我一刷短視頻就停不下來?”“AI到底是人工智能還是人工‘智障’?”……當面對大學生的這些提問時,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王哲曾感到既好笑又無奈。
北京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裴曉軍也遇到過很多看似“無厘頭”的問題。比如,有學生問:“AI生成的論文老師能看出來嗎?”還有學生好奇:“為什么我在網上看到的言論和真實生活不一樣?”
互聯網和融媒體的快速發展,重塑著大學生的意識觀念、交流渠道以及信息獲取和生活方式,網絡逐漸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學生這些問題的背后其實是新一代大學生對新技術的困惑與好奇,也折射出高校思政教育面臨的全新挑戰。
青年思政課教師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在數字化的浪潮中堅守教育初心?如何將新技術與傳統思政教育相結合,增強高校思政工作的吸引力和時代感?
“新技術不僅讓思政課變得生動有趣,也能精準捕捉并分析學生的需求和興趣點”
裴曉軍在社交媒體上的昵稱叫作“二次元的裴伴”。在他看來,要講好思政課,就必須弄懂這一代00后學生的內心世界。過去這些年,他憑借“5G+4K全息”思政課教學模式“圈粉”,很多學生在留言區稱呼他為“裴帥”,紛紛高呼“這堂課上得真過癮”。
思政課如何與聽起來“高大上”的技術融合?在一堂名為“時代的呼喚——五四運動與道路選擇”的課程中,裴曉軍以數字人的形象出現在舞臺中央,一系列珍貴的歷史資料在屏幕上緩緩呈現,仿佛帶領學生們穿越時空,親身感受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
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
如何將黨的創新理論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傳播出去?裴曉軍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他打造的“5G+4K全息”教學模式里,全息直播技術能夠將原本平面的課程內容進行立體化的呈現,教師可以自然地融入課程場景之中,或者根據教學需要靈活退出場景,讓教學內容成為焦點。同時,借助5G網絡極大的帶寬和高傳輸速率,能夠實現一名老師講課、多地點同時仿真,打破教室容量限制,也能實現遠程課堂即時互動。
“這一代年輕人不是不愛上思政課,而是不喜歡看似枯燥、無用的思政課。”最近這兩年,王哲明顯感覺到,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正應用于思政教育,能夠明顯提高教學效果。比如,“知識圖譜”能夠幫助學生系統地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虛擬教研室”打破地域和時間的限制,推動了教學資源的共享和優化;“學生大數據畫像”則通過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和習慣,為教師提供了精準的教學反饋,讓思政教學更加貼合學生的實際需求。
王哲說:“新技術不僅讓思政課變得生動有趣,也能精準捕捉并分析學生們的需求和興趣點。這樣一來,思政課不再是一味地說教,而是真正成為一門能夠觸動學生心靈、激發他們思考的課程。”
在北京理工大學,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主任吳倩也一直在進行“AI+思政”方面的研究。她認為,人工智能在思政教育中的應用是多層次的,目前大部分應用場景集中在輔助日常教學管理的淺層次應用、結合數據仿真技術的中層次應用。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和計算機學院已經吉印通進行大模型的訓練和測試,目前正在建設知識庫,未來上線后將會成為學生的“AI教師”。
“人工智能時代,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正確使用新技術”
裴曉軍遇到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課堂故事。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上,裴曉軍發現一名學生正低頭打游戲,他走過去問學生:“這局游戲贏了嗎?”學生回答:“輸了。”
裴曉軍便順勢說:“你有沒有思考過,打游戲是講究戰術戰略的。如果你想贏游戲,為什么不認真聽聽這堂課上講的中國共產黨人戰勝艱難曲折、奪取偉大勝利的思想謀略?”
見學生若有所思,裴曉軍突然意識到,在新技術等新事物面前,教師不能要求學生拒絕、排斥,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正確看待和使用新技術。
北京理工大學睿信書院本科生張皓哲第一次深入體驗“虛擬仿真”技術是在大一的思想道德與法治課上。這堂課的結課作業不是考試,也不是寫論文,而是邀請所有學生參加“紅色數字文物大賽”活動。近1500名學生自由分組,每支團隊選擇一件紅色文物、校史文物或科技文物,借助數字建模、網站制作、知識圖譜、游戲場景等各種技術手段進行呈現,并向其他同學展示分享其背后的精神內涵。
“這其實是一種綜合素養的鍛煉過程。學生通過自學新技術,提升了自身的技術能力和創新思維,還通過實地走訪和與老一輩交流,更加理解紅色文物所承載的歷史意義和精神價值。”吳倩是這項活動的帶隊教師之一,比賽結束后,課程組收到了130余份涵蓋中國各個歷史階段的數字作品。
張皓哲所在的團隊打造的是三輛裝甲車和一枚校訓印章的數字化模型。他們先是對校史館里的裝甲車模型進行數據測繪,并通過自學和請教老教授的方式,運用建模技術進行等比例還原。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年輕人逐一攻克了材質、貼圖、光影、鏡頭等技術難關。后來,為更好地展示紅色文物背后的精神內涵,他們又利用網頁開發技術,設計出了“元宇宙”展覽室,將4件數字模型以VR的形式陳列在虛擬展覽室,參觀者可以點擊屏幕進行互動。
吳倩說:“在新技術與傳統思政教育的融合過程中,教師的引導變得更加重要,我們應該鼓勵學生使用新技術,并教會他們如何辨別信息的真偽,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王哲從不反感學生使用AI寫作業。他覺得,思政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與獨立人格,而非簡單的知識點記憶。AI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收集資料、整理思路甚至輔助寫作,但最終的思考與判斷必須由學生自己完成。
如何防止收到一份“不經思考”的AI作業?王哲告訴記者,由于思政課堂內容的專業性,AI其實很難形成深度對話,因此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需要學生進行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考的內容,比如案例研究、對比討論、社會實踐等,“這些內容都需要展現學生的個人見解和創新思維,這樣的作業是AI難以替代的”。
“新技術服務于教學內容,教師仍不可替代”
盡管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但對思政課教師來說,實際教學效果還需要理性評估。
在王哲看來,思政課是一門關乎個人成長和社會責任感培養的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人文關懷、情感交流和價值引導是任何技術都無法替代的。比如,當學生出現心理焦慮、人生困惑、就業抉擇等問題時,他們更需要“過來人”的理解和指導,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個性和需求,給予個性化的關懷和支持,這種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接,是冷冰冰的機器無法實現的。“教師仍具有不可替代性。”
這一點也得到了裴曉軍的贊同。有一次,裴曉軍在深夜接到了一通來自美國的電話,兩名曾經的學生在留學期間向他發來了緊急求助。學生告訴他,班級正在討論中國的話題,盡管已經搜集了很多資料,但面對復雜的議題,他們感到資料不足以支撐觀點,迫切需要老師的遠程指導。裴曉軍馬上通過網絡視頻通話的方式,與兩位學生同步分析中國的政治體制和民主實踐,從歷史沿革到具體舉措,從理論依據到國際比較,最終三人合力向國外的學生構建起一個全面而立體的中國形象。
裴曉軍說:“思政課無處不在,只要學生有需要,思政課教師就有責任為他們提供指導和支持。不管采用哪種技術和方式,其實都是為課堂內容服務的。”
裴曉軍還注意到,目前這些前沿技術在全國中小學及高校中推廣,其實還面臨著不少難題。他向記者解釋說,新技術的研發、大模型的訓練不僅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和大量的時間成本,甚至還需要全社會的廣泛支持,并不是每一所學校都有能力引進和運用這些技術。此外,技術的更新換代速度非常快,這就意味著學校需要不斷地投入資源以保持技術的最新性,同時教師也需要持續提升技能,以適應這些變化。
盡管目前還需要攻克不少難題,但吳倩依然對“AI+思政”的發展充滿期待。她說:“技術要為人民服務,服務于人才培養,重點在于教學內容和目標,而不是簡單地追求形式上的創新。高校思政教師最需要做的就是找到技術與思政教育的最佳結合點,讓技術助力教育質量和效果提升。”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許子威 記者 許革 來源:中國青年報